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医院新闻详细

德艺双馨写大爱——记我院消化内科专家张光辉

发布时间:2014-11-06 16:52

        古人孙思邈曾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 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我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光辉心里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大医精诚”。所谓行大医者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然而只有具备精诚者,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
        自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以来,张光辉始终以此为行医之道,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在医德上追求医者仁心,在他的带领下,我院消化内科先后开展了食管癌支架植入、贲门失弛缓症扩张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止血等技术项目,赢得了病人群众的一致信赖和好评,在全市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

主任医师张光辉正为患者诊治



医术为先,用心挽救生命

        俗说“民以食为天。”但如果人体的消化功能出现紊乱,就是再好的佳肴也食之无味。消化道疾病是人体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发病率较高的部位。消化系统从口腔开始,经过喉咙、食道、胃、小肠、大肠到肛门,并且包括了肝脏、胆囊、胰脏等脏器。复杂的消化系统,它掌控营养素的吸收、维持生命的运转,有如齿轮般相互运作配合。作为怀化市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光辉凭着对医疗事业的热爱,用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守护着患者消化系统的安康。
        在临床工作中,张光辉发现由于医疗设备、技术等多方面原因,许多病患无法在本地手术,均要送往长沙等城市的上级医院,这样一来,不仅患者备受病痛折磨,而且给病患的家庭也增加了不少负担。如何尽快引进先进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使患者免于长途奔波,成为他朝思暮想的“心病”。他翻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先后前往长沙、上海等知名医院进修内镜诊治等相关技术后,向内镜新技术发起了新的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我市首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止血术在我院顺利进行,这标志着自此后,此类病人再不用辗转跑往长沙求医。
        2013年4月份,42岁的芷江市民梁先生突然呕血,由于县级医院无法为其及时止血,被紧急送往我院消化内科。病人被送到医院时呕血不止,由于呕血过多,随时可能出现休克导致死亡。
        病情紧急!通过为其仔细检查,张主任诊断其为胃底静脉曲张,且普通药物根本无法止住血,只能进行手术。胃底静脉曲张属于肝硬化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出血凶猛,很容易导致休克、死亡,以往这种病人由于风险大,在怀化没有好的解决办法,都要送往长沙进行治疗。“他都吐血吐成这样了,再往长沙送那就是去送死啊!求您一定想办法救救我的丈夫。”病人家属拉着张主任的手,语无伦次地重复着。
         这时,科室所有医务人员都看着张光辉,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接下这个手术的话,风险实在太高,指不定发生什么意外。家属的悲伤流露在脸上,张主任当即决定,为其进行新的治疗方案:组织胶注射止血术。
        在这之前,怀化还从来没有开展过组织胶注射止血,但是张主任特意前往长沙学习过,且该科室一直在进行此术的准备。将情况向患者家属解释清楚后,家属反复商量权衡,决定接受组织胶注射止血治疗。家属的这个决定让张主任感到患方对他的信任,同时还有的是这信任后面的期盼和压力。像往常一样,他熟练地操作着胃镜管子,插管,找到止血点,注射组织胶。
        四月里的天,乍暖还寒,但穿着手术衣的张主任背上全是汗……终于,血止住了。家属的心也放下了。
        为了进一步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张主任没顾得上回家休息一下,他在医院守到天亮,直到病人完全脱离危险。一声平安,标志着怀化第一例组织胶注射止血的成功实施;一份挂念,映照着心系病人的医者仁心。
        在他的带领下,我院消化内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鲜为人知到声名鹊起,这些,无不源于以他为首的团队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孜孜以求。

医德为本,时刻换位思考

        纵观张光辉主任紧紧围绕疑难危重病人的实际救治需要,因人因病制宜,专病专治,特病特治,在技术上连连创新,真正使自己在治病救人上有捷径可走,让病人创伤又小,花钱又少,治疗又好。他所有成绩的取得,其主因都应归结到他对病人的一片深情。
        他说,医生不论班上班下,在任何时候都要服务于医治病人;医生的事情无论大小,在任何时候,都要服从于抢救病人。多年来,他不分上班下班,不论白天黑夜,以高度的热情,高超的医技,为无数人解除了病痛,抢救了难以数计的疑难危重病人的生命,硬是把濒危的生命从死亡线上一次又一次的拽了回来。
        2011年7月,家住怀化鹤城区三角坪的徐大娘发现自己突然全身发黄,且伴有腹痛,随后食欲渐失,人也一天比一天消瘦。症状发生半个月后,徐大娘被家人送到我院检查,结果出来后犹如一个晴天霹雳:老人家被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转移,由于徐大娘已经76岁,且癌细胞扩散,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看着老人一天天消瘦,且发热发烧不退,老人的女儿天天以泪洗脸,茫然无措。
        老人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但是在她最后的日子里都这么痛苦,张光辉心里很不是滋味。考虑再三后,他向老人的子女建议,为老人装一个胆管支架,由于这个手术不用开刀,全在内镜下开展,受创非常微小。“当时的想法是,装上支架后,就能明显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痛苦,且能让其多活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在张主任的建议下,老人的子女大喜过望。
        装上胆管支架后,堵塞的胆管恢复畅通,老人的食欲明显改善,身上的黄色也慢慢退了。手术后仅一个星期,老人就被子女接回了家。“我老妈在一年多后才去世,由于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她一直在说全亏了张主任的妙手仁心,让她在最后的日子里远离痛苦,真的很感谢他!”老人的子女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满怀感激。
         正因为他时时刻刻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知道他的病人们都说,张主任是一个会换位思考的好医生。
         “胃镜肠镜是一种倾入性的操作,检查时,病人肯定痛苦不堪,加之图像稍纵即逝,必须要有一双鹰一样的火眼金睛!”在内窥镜室做内窥镜检查时,张主任总是告诉年轻医生,在胃肠道的不同位置,手怎样操作,抬到哪个角度,内镜放在哪个位置,在哪些地方一定要告诉病人要深呼吸,这样,才会减少痛苦。好多在其他地方做检查的病人都说:在这里做检查,比其他医院少难受很多,以后就算要到上级医院去复诊,也要在怀化三医院做好了检查再去。
         神圣的事业需要无私的奉献。张光辉以他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以对病人极其负责的态度,以他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不断努力,全身心投入,一路精彩,他以不平凡的业绩,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杨晓)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德艺双馨写大爱——记我院消化内科专家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