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医院新闻详细

更引豪情著新篇 ——写在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挂牌前夕

发布时间:2015-12-23 10:17
  敢立潮头建大业,悬壶济世誉杏林。

  这是一串闪耀的荣誉: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湖南省高校优秀教学基地、怀化市绿色医院……
  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医院规模稳步扩大,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教学科研不断进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声誉明显扩大,医院各项事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五溪大地,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书写着绚丽的篇章。
  勇立潮头,跨越争先。近年来,医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坚持“科技兴院、特色强院、人才立院”的发展战略,逐步走出一条特色办院、科学发展之路。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今年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了她的“华丽转身”,更名为: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在医院挂牌前夕,我们走进这家享誉杏林的医院,一同追溯历史,展望未来,细细品味她的累累硕果。

  固本强基  改善条件提形象

  漫步医院,有一种新风扑面的感觉,环境整洁干净,院容院貌焕然一新,前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医院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就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破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难题,医院通过“内改外扩”战略,新建了住院大楼,并对门诊大楼等进行了改扩建。

  据了解,新住院大楼(内科医技楼)启用后,20余个专业科室搬迁至新病房,新增病床616张,大大缓解了医院病床紧张的现状。随着扩容提质、强化内涵系列工程的实施,该院在管理、技术、服务和基础建设等方面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医院紧跟学科前沿,着眼新技术,先后投资1.2亿元引进1.5T核磁共振、16层螺旋CT、大C臂、四维彩超、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800毫安数字化胃肠机、各种腔镜、大型全自动生化仪、膝关节镜等大型医疗设备,实现了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优化配套,并设有先进的层流综合ICU(重症监护科)、洁净手术室以及主要学科ICU病房,极大提高了医院的救治成功率。

  5年来,医院固定资产增长率为87.08%;业务用房增长40%;病床由编制床位837张增加到1200张;门急诊总人数增长30 %;年手术台次数增长21% ;药品比例由41.52%下降至40.40%。

  创新管理  科技兴院创辉煌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动力。”院长俞群军感慨地说,创新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思想超越一步,创新就会超前一步。
  创新,本质在“新”、核心在“创”,需要勇气,需要激情,需要智慧。
  医院十分注重强化科技意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会对科研项目进行论证、审核、指导、督促,保障科技工作的顺利进行及科研资源的充分利用。并制定和完善了科研成果管理办法、奖励暂行条例等,使医院科研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同时,医院将目光瞄准国内外先进医疗科研前沿领域,培植创新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医院设立了科技成果奖、教研成果奖、学术论文奖、院内新项目奖。
科技兴院战略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和学术氛围,通过科研人员执着的探索,医院先后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1项、市级39项,发表科研论文780篇、教学论文120余篇、教学专著6部等。申小青等主持研究的“左上臂完全离断再植成功 ”、白剑、朱智辉等主持研究的“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邓云等主持研究的“自体颞筋膜行鼓室成形并外淋巴瘘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等荣获省科技进步奖。

  技无止境 特色办院显优势
  “大力推行科技兴院战略,在创新中超越,不求大,不求全,只求特,只求强。”医院的领导班子认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众多患者的需求,医院必须加强特色专科建设,以实现患者受益、医院发展的“双赢”目标。
  近年来,该院将微创技术作为技术进步的重点发展方向,将其作为提升医院竞争力的一项战略措施,并努力推进微创技术向多学科发展,关键技术突破,促进医疗质量大幅提升。
继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后,医院微创技术在怀化及周边开创了多个“率先”。
  该院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输尿管镜微创技术;率先在怀化市开展妇科腹腔镜微创技术、率先引进开展关节镜下手术、开展了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成功开展介入治疗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开展了射频及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目前,该院微创技术已发展到系列腔镜、内窥镜和心脏介入、放射介入、B超介入技术等,以腹腔镜技术为龙头的微创技术已辐射各专业科室,成功开展微创手术达两万多例,惠及湘黔周边40多个县市,成为湘黔周边的一项知名品牌、医疗名片。
  1997年,该院开始运用介入诊疗技术,至2004年正式成立介入放射科后,先后开展了全身各部位的血管造影、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据了解,医院先后开展了多种介入诊疗项目,是怀化市开展最多的医院,且技术处于市内领先、省内先进水平。

  该院开展的“经动脉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科研项目,2006年通过怀化市科委成果评审;率先在怀化市成功开展介入治疗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成功开展的怀化市第一例中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行介入栓塞子宫动脉后引产等微创介入放射诊疗技术声名鹊起,轰动湘黔接边区域。
  随着微创技术的日臻成熟,该院将掌握的微创技术推广,辐射周边,把爱和希望传递给更多的患者。该院每年通过定点指导、手术帮教、人才进修、学术讲座等形式扶持周边1至2家县级医院,至今已辐射邻近的贵州黔东南州、铜仁以及本地的沅陵、通道、会同、靖州等县级医院。  
  
  人才战略 提高核心竞争力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医院党委书记廉世松认为,医院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人才是关键。

  该院积极推进“积极引进人才、全方位培养人才、打造合理人才梯队、全院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中长期规划,并出台了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

  近年来,该院先后从中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10余所医学院引进本科、硕博士专业技术人员350余人。医院还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人才,每年选派30多名业务骨干赴国内知名医学院校和医院进修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对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确保医疗质量。

  据统计,该院高级职称人数达184人,形成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学科建设格局,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
  “为了加强多学科之间的结合与协作,医院建立了为保证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多学科联合体——危急重症医学部。”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部主任尹辉明介绍,重症医学部拥有一支临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医疗团队,规范的诊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已经跨入国内先进行列。已成为湘西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之一,也是湘西地区急危重症医学重要的培训基地。
  该院还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急救绿色通道,极大的方便了危重病人就诊。1年多来,进入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有210多例。为加强临床用药规范化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该院成立了国内首家市级即怀化市个体化药物治疗咨询指导分中心。
  目前,该院拥有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护理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及显微外科、神经外科、临床药学科、重症医学科等市级重点专科;怀化市心血管病、腹腔镜(普外)治疗、临床用药、临床用血、眼科专业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市心血管病、重症医学、院前急救、消化内科、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华大学医学院教学、实习医院,怀化市120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怀化显微创伤外科中心、怀化市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合作指导医院等。去年,该院的腹腔镜、鼻窦镜、输尿管镜获得省卫生厅的技术准入,成为全国腔镜培训基地。

  一大批重点专科齐头并进、做大做强,推动着医院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医院业务工作量年均以28%的速度增长。

  大医情怀 鞠躬尽瘁为患者

  在医院住院部,在每个科室都贴着和挂着病人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这不仅是患者及家人真情实感的寄托,更是高尚医德医风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该院坚持“患者至上、员工为本”的理念,把优质服务、患者满意作为永恒主题,在患者“盼”上找方向、在患者“急”上定措施、在患者“怨”上改作风。
  “做好服务就是要把患者装在心里。”医院要求各护理单元牢固树立“五心”服务意识,即接待要热心、倾听要耐心、护理要精心、助人要爱心、应诉要虚心。如今在医院,“病人满意就是我的职责”、“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推行“无假日医院”,开放全院专家门诊预约、健康咨询、住院接待;公布专家名单及联系方式,开展电话预约、微信预约服务;推行便民绿色通道;完善危重症病急救绿色通道;开展基层医院转诊病人专门通道;建立省级医院双向转诊服务平台……医院公布了便民惠民服务“套餐”,并向社会公开承诺。
为了使病人出院后保持身体健康,建立了患者电话回访等制度。“医后服务”这种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心理辅导、上门治疗、定期回访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服务方式,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针对亚健康人群,该院相继成立了高血压、哮喘、糖尿病、颈肩腰腿病俱乐部,定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讲座,有效提高了社区人群的健康保障水平。据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黄友良介绍,高血压俱乐部已为1万多名会员建立了健康档案和跟踪服务。

  “知民生之艰,方能急百姓之所急”。医院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坚持规范收费,推行“病人选择医生”和“一日清单”制度;加强医疗费用管理,实行“费用包干、指标考核”管理模式。并提高参合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目前,该院的新农合覆盖到了怀化13个县(市、区),新农合即时结报,实现参合农民“当天出院,当天补偿”。

  该院还结合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坚决杜绝医务人员吃、拿、卡、要和乱收费、收受“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现象。一个风清气正、高效温馨的医疗服务环境已经形成。
  平心正身修医德、倾心为民铸医魂。据调查显示,全院医德医风综合满意度高达96.8%,社会的充分信任是对医务人员德技双馨的最好诠释。
  
  教学并重,助推医院新发展
  
  “与时俱进,扎实推进附属医院教学工作,实现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均衡发展,是摆在附属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俞群军说,教学工作是附属医院发展的核心之一。

  作为湖南医药学院的直属型附属医院,该院把教学放在医院医教研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抓,研究部署临床教学工作,落实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

  医院成立了内科、外科、临床药学等9个临床教研室。组成了医院教学管理委员会、教科办、教研室3级教学管理体制,完善了适应附属医院特点的教学组织体制,该院被评为“湖南省高校优秀实习教学基地”。

  在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医院加强教学工作制度化管理,出台了临床教学管理规定、实习生管理、评学评教、教学检查等一系制度,定期开展教师讲课比赛、教学查房、规范化培训、“三基”训练等教学活动,在医院营造了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积极投入教学的良好氛围。

  医院还积极倡导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十二五”期间,该院共承担了1100名临床医学院学生的理论课教学,还承担了临床学院的《外科总论》、《诊断学》、《医学影像》;药学院的《临床药学》;检验学院的《临床检验》;护理学院的《基础护理》等课程的部分理论课教学和1600名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护理等专业学生的实习任务。

  绘就蓝图   科学发展奏强音

  “坚持‘科教兴院、人才立院、特色强院’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理念,努力打造武陵山片区区域性医疗、教学、科研中心。”俞群军满怀信心地说,根据医院制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5年内将医院建设成为以大综合、强专科、医教研并重,为全市及周边地区提供高层次高水平服务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合格的医学本科院校附属医院。”

  根据三级甲等医院各学科建设标准,按照“大综合、特色强”的发展模式,医院科学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各学科微创技术特色,继续发展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显微创伤外科、临床药学、护理学等省、市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并集中院内优势资源,争取建立12个市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着力加快两个“院中院”(心脑血管医院、骨科医院)的建设;逐步完善以危急重症医学部、急诊科、ICU为中心的急救绿色通道。

  逐梦之路无坦途,破浪前行再扬帆。院长俞群军表示,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十三五”规划的新起点,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紧紧跟随发展的步伐,以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契机,在新一轮发展中抢抓机遇,励精图治,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为百姓带来更多的健康,续写科学发展的新篇。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更引豪情著新篇 ——写在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挂牌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