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医院新闻详细

重症并发症≠死亡——记尿毒症重病患者张纯是怎样闯关的

发布时间:2017-08-24 09:39

       81岁的老太太张纯患尿毒症晚期,几乎发展到了全身瘫痪如泥,完全失去思维语言能力的程度……生命危在旦夕;在持续一个月之久的煎熬中,她的亲属称2017年一月份为“黑一月”。然而,奇迹总是在她的身上出现——这一次,她已经是第七次闯“病危”关了。

       这第七次闯关,说来要从2017年春节前夕说起。

       腊月29日,张老太突发腹部剧痛——这是腹膜炎复发,得赶快住进医院。

       当日上午,张老太住进了湖南医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肖湘云主任热情地接待了她。责任医师是毛晨梦。她们同病人进行了详细地交谈后,又查阅了张老太的病历,再经过认真检查,严肃认真地制定了为张老太治病的治疗方案。

       面对张老太患有诸如尿毒症、肾性贫血、腹膜透析后腹膜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低蛋白血症、高血压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等20多种严重疾病,肖主任、毛医师认为张老太患的是尿毒症并发症无疑,但眼前首当其冲的还是腹膜透析后腹膜炎复发……制定治疗方案的指导思想应当是:突出主病、兼顾其它;关键是精、准,对策是严、实、细。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肖湘云副主任医师自1982年于湖南医科大学(湘西分院)毕业后,最早是在桑植县的农村卫生院当了三年“全科医生”……这不仅奠定了她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基础,而且养成了全面思考为病人治病的习惯。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宝贵财富,更不是靠幻想能代替得了的实实在在的宝贵财富。1997-1998年,肖主任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肾内科进修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养成了军人扎实的工作作风……基于此,肖主任同毛医师面对张老太的尿毒症并发症,处于一种道德和责任的思考,很自然地动员了储备在她们脑子里的治肾病资源,而且充分地运用了她们的其它方面专长,如血液净化等多方面的医疗技术……当眼见青霉素和头孢系列对治疗张老太的腹膜炎已不起作用的现实时,她们首先对张老太采取了血液净化措施,力求把侵入腹腔中的毒菌减少到最低限度,然后动用消炎的王牌万古霉素筑牢最后一道防线,再配合其它医疗措施,成功地把残留在腹腔中的毒菌彻底歼灭,其治疗效果显然令人满意。

      肖主任、毛医师在取得治疗主病的胜利过程中,她们还不失时机地对其它各种疾病、相继打了一个个歼灭战,其精髓仍然是一以贯之依靠精、准、严、实、细的医德与医风。这种思想与作风,贯穿在为病人治病的实践中,就是对于治疗每一种病该下什么药,都实事求是地严格地进行认真细致地筛选——通观药的世界,几乎每一种药在中国、在世界,都有成百上千家工厂(公司)在生产着无数系列的产品——究竟每一个病人的某种病最适宜于用哪一种药,那全靠每一个经治医师对每一个病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因为在药海中开出一个处方,只要稍微具有一点医药常识(更不用说是科班出身的大学生),是不会出医疗事故的,但其治疗效果,却是千差百异。而肖主任、毛医师她们并不满足于一般治疗效果,而是力求最好效果。

      比如,张老太曾断续头部剧痛。一般处方用药多种多样,有的决定输氧,对不对?对!但氧停头还痛。又有的决定打止痛针,对不对?对!但打止痛针的效果是短暂的……而肖主任、毛医师在认真研究了张老太患各种疾病与患头痛病的相互关系后,她们认为,张老太头痛是源于脑供血不足,椎动脉缺血而造成的,因而选择了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为治疗药,显然疗效明显。

    又如,张老太长时间剧烈咳嗽。患者陈述,曾内服上十种止咳糖浆和其它止咳药,均不见效果,唯服磷酸可待因止咳有效又副作用太大。肖主任、毛医师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细致地经过筛选,决定对张老太服用最普通的一种药,即“喉咽清口服液”。实践证明,两位医师对症下药准确、效果明显。这使张老太感觉到,治好一种疾病的“好药”,并不在于“珍稀贵”,并不在于从外国进口的“洋药”,而是在于对症下药个性化。同理,人们寻找的所谓“神医”,并不在于某个医师有什么“天生”的“神奇”本领,而是在于医师在长期从医的实践中,是否能做到精准严实细……

      张老太在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准备出院了。她出院时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今非昔比。出院当日上午,朝阳照耀着张老太的脸颊,露出缕缕血色,微风吹拂着飘洒的散发,好似一溪清澈的流水,此时的张老太心情很好,笑容灿烂,她频频向欢送她的人们招手,这意味着她将开始新的一轮生活征程。再仔细同张老太交谈,她又感慨万千。回顾她近四年来曾先后住过五家医院,经历过七次病危,她要讲的话实在太多了,但又不知从何处说起。结果还是张老太的亲人帮她说了,给张老太下的第一次病危通知书,是在一家声誉很好的大医院老年科。当时老年科的科主任面对张老太的各项检测结果,说:“老太太的病情很严重呀,是原于尿毒症晚期并发症,它相当于癌症晚期,最多还能活三、五个月……”

     好家伙,这种诊断结论太吓人了。可幸张老太的亲属没有被吓倒,他们很快把张老太送去省会,住进了最著名的一家医院……不过,张老太亲属的良好愿望还是落空了,这家著名医院不仅没有治好张老太的病,相反地,只差一丝丝就把张老太送去了阎王殿。结果还是张老太的亲属在最危险的紧急关头当机立断,在一个漆黑的深夜,把张老太转回到了她家乡的一家中心医院。这家中心医院居然靠他们优良的医德医风取胜,把张老太转危为安,艰难地闯过了第二次病危期。

      至于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病危,就不必一一陈述了。总之,人生多磨难,我们相信,张老太在经历过了这第七次病危期后,一定会踏上阳光大道,奔向胜利的坦途。而肖主任却说,我们只是做了一名医生该做的事情。(迪波)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重症并发症≠死亡——记尿毒症重病患者张纯是怎样闯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