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换骨术开启关节手术新纪元
7月12日,在我院手术台上,一场借助“3D”打印技术配合完成的“左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顺利完成,此次髋关节翻修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极大地考验了该院关节外科手术团队的技术水平。该例3D打印髋关节翻修术在湖医附一医院的成功,标志着怀化市骨科关节置换术迈入个体化精准治疗新阶段。
手术患者郑老太,今年61岁,家住辰溪县,三年前由于左股骨颈骨折,在当地医院“左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不佳,左髋部时常出现疼痛,难以行走,且疼痛加剧,老太太难以入眠,精神趋于崩溃。今年2月,转院至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
经主任医师张克云诊断,老太太为“左人工全髋关节术后感染并假体松动’,他尽快为病人安排了前期手术——将其假体取出、局部清创、进行骨水泥旷置、置管引流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抗骨质疏松等治疗。3个月后,病人局部疼痛已经消失,各项炎症指标正常,感染得到控制,为患者重新安装假体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病人年逾花甲,加之长期卧床不起,骨质疏松严重,髋臼及股骨骨质缺损,病情复杂,传统的手术方式并不适合。如何破除这一进退维谷的难题,张主任将这一病情向院长李峰汇报,他们在认真阅片、反复研究讨论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借助3D打印技术为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
3D打印技术配合关节手术,是当前怀化市较为前沿的技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CT三维重建的数据构建出1:1的3D模型,能够更直观、更准确地反映骨骼病变的三维立体结构,根据患者髋关节的具体骨质缺损情况,在模型上预演手术过程,模拟骨质缺损对假体安放位置的影响,从预演中取得经验,这对临床医生的诊断、手术计划、假体选择等有较大帮助,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手术的操作时间,这对骨科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确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方案确定后,我院关节外科医疗团队便开始为手术做准备:首先获得患者髋关节的影像数据,然后利用医工交互软件逆向模拟出病人真实的骨骼模型进行三维建模,最终成功为患者制作出了3D金属假体模型。该模型区别传统模型,其材质的特殊性能够有效避免涂层脱落等问题,加之极高的摩擦系数以及表面的骨小梁结构能够有效保证假体在病人体内的生存率。
整个手术从一开始的切开、显露、骨水泥占位器取出,再到清创,取髂骨打压植骨,最后将假体成功放置到了术前预定的最佳位置,一气呵成,仅用了2.5小时。患者术后复查X片显示假体安放良好,无不适反应。
目前,郑老太太肌体已逐渐恢复,精神状态改善,在床上能实现抬腿活动,不日即可出院。(杨晖)
手术紧张有序进行
3D假体建模效果
3D假体成品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