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给早产儿宝宝爱的“抱抱”
11月17日,正值“世界早产儿日”,多名早产儿家长,经过培训和严格消毒,分批进入我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近距离接触他们的孩子,体验“袋鼠式护理”。
据了解,“袋鼠式护理”是模仿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让早产儿宝宝紧贴在家长的胸口,在家长的怀里感受心跳、体温、拥抱、抚摸、呼唤,从而获得温暖和安全感的一种护理方式。我院在怀化市内首开先河,打破传统监护室隔离护理的理念,让早产儿的家长不仅能走进重症监护室,还能直接参与宝宝的护理。
“宝宝,妈妈来看你啦!”来自麻阳的宋女士(化名)小心翼翼地从护理人员手中接过宝宝,轻轻说道。小家伙在妈妈怀抱里接受了2个小时“袋鼠式护理”后,才被放回身边的暖箱中。
宋女士怀孕30周时,由于宫颈机能不全,宝宝早产,生下来体重不足3斤,全身各个脏器尚未发育成熟,当即就被送进了湖医附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给孩子进行系统评估后,制订了一系列治疗方案,并为她开展“袋鼠式护理”,通过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及宋女士一家的积极配合,孩子体征逐渐平稳、体重增长很快。“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只有2斤多重,现在都5斤多了,抱久了,手居然都有些酸!”宋女士望着暖箱里的宝宝,欣慰地说道。
湖医附一医院的袋鼠式护理不仅仅只局限于妈妈,爸爸及老一辈的家长也同样可以参与,这让“袋鼠式护理”变得更易于实施且充满温馨。
“以前住在10床的一个小宝宝,他爸爸刚开始给他做袋鼠式护理时,血氧饱和度仅仅只有75,原本我们都还有些担心,但是当他趴在爸爸怀里,听着他爸爸哼唱儿歌时,血氧的数值就开始往上升,甚至升到了90,我们都觉得很不可思议!”新生儿科管床护士胡慧蓉惊喜地诉说着宝宝的变化。
新生儿科主任明靖淞介绍,袋鼠式护理不仅可以稳定宝宝的心跳速率及呼吸、稳定血氧浓度,宝宝还能通过与父母亲皮肤接触获取安全感、减少哭泣,延长睡眠时间,加速体重的增长,此外,袋鼠式护理还能有效减少双亲的压力及焦虑。
传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普遍实施保护性隔离,一道厚重的隔离门将家长与孩子完全分开,门内,是独自睡在暖箱里的早产宝宝;门外,是来回踱步、渴望见孩子一面的父母。
“没开展袋鼠式护理之前,有个妈妈过来给孩子送奶,奶瓶刚送到门口,眼泪刷就下来了……”谈起焦虑的早产儿家长,新生儿科护士长姚艳感慨万分,“早产儿妈妈们往往都有强烈的自责心理,总觉得是自己的过错导致了孩子的早产,让孩子受了罪……”
刚诞下早产双胞胎的张女士(化名),回忆起宝宝刚出生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因为早产,我就只见了两个宝宝一面,她们就被送进暖箱了。见不到她们,我心里特别慌!后来知道医院正在开展‘袋鼠式护理’,我就来了,只要能够看到她们,抱抱她们,我心理就踏实了!”,张女士刚放下了一个宝宝,又抱起另一个宝宝,无比幸福地说。
作为一种易操作、高效率的早产儿护理方法,“袋鼠式护理”已被临床及研究证明是提升早产儿生存率的有效干预疗法,我院自开展“袋鼠式护理”以来,收获好评不断,该项目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还能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子交流,增加早产儿生长激素的分泌,缩短住院时间,使早产儿宝宝早日康复出院。(杨晖)
躺在暖温箱中的宝宝
在妈妈怀里的早产儿宝宝
早产儿宝宝爸爸开展袋鼠式护理
早产儿宝宝妈妈开展袋鼠式护理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