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多学科协同成功救治一名“熊猫血”凶险性胎盘前置产妇
“我现在恢复得很好,宝宝也很好!”12月3日,陈女士(化名)温柔的声音从回访电话那头传来,我院产科的医务人员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一个月前,陈女士在妊娠足月时前来我院产科就诊,谁曾想,一个又一个危急的消息伴随着检查结果接踵而来——凶险性胎盘植入, “熊猫血”,血库告急!这三个消息犹如重磅巨石,打破了产妇陈女士(化名)妊娠期的所有平静。
“熊猫血”产妇遇上“凶险性胎盘前置”
“42床居然是‘熊猫血’!”10月30日,看到血检结果赫然标注的“O型Rh 阴性血”, 产科主任石艳芳心里咯噔一下,噌地起身,座椅应声倒地,医生办公室的氛围突然就紧张了起来,“马上联系输血科,准备血源!”她脚步匆匆,向42床奔去。
42床产妇陈女士,今年33岁,怀孕39周,刚刚被确诊为凶险性胎盘前置,必须要尽快进行手术,“什么是‘熊猫血’,那……我还能做手术吗?”面对突如其来的消息,陈女士明显怔住了,她对自己是稀有血型的事,毫不知情。
O型Rh 阴性血俗称“熊猫血”。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最具多态性的系统,我国99%以上的人为Rh阳性,也就是说,“熊猫血”人群不到1%,血源非常稀少,但是陈女士所患的凶险性胎盘前置伴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植入到部分宫壁肌层,一直以来都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非常容易导致产妇大出血乃至死亡。实施该类手术,必须准备充足的血液,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大出血,一旦没有血源的补给,后果将不堪设想。
匹配血源奇缺,拉响危急警报
“O型Rh 阴性血,全市范围内仅有一袋,短时间内无法调配。”输血科传来了消息,形势比预想的更加严峻,一袋血,仅仅只有200毫升,而实施凶险性胎盘前置手术,至少要准备2000—3000毫升的血,10倍的差距,手术将面对无尽的风险,但是,如果不做手术,产妇此时已经出现分娩征兆,大出血的情况同样难以预料。石艳芳主任马上向医务部及院领导汇报情况,我院当即启动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医务部、产科、妇科、普外二科、麻醉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迅速集结,一场熊猫血产妇的生死营救战就此打响!
要保证母婴安全,技术、经验、团队、设备等因素缺一不可。在多年的产科危重症抢救过程中,我院始终坚持多学科专家团队协同作战,在抢救高危孕产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时此刻,抢救小组决定:手术必须要尽快做,无法“开源”,必须要保证 “截流”——取出胎儿后,先为患者实施腹主动脉下段临时阻断术,减少患者失血,再实施后续手术。、
成功实施 “截流”手术,解除大出血危机
10月31日,上午11点,产妇被推进了手术室。
手术团队打开患者的腹腔后,发现患者胎盘大部分植入子宫前壁,植入面积较大,大量的血管怒张,紧紧地粘住了相邻的膀胱,这是“红色预警信号”,情况非常凶险,产科团队火速将子宫内的胎儿取出,伴随着宝宝健康的啼哭声,手术马上进入到下一阶段——腹主动脉阻断术。
腹主动脉是人体内最大的血管,是大出血的源头,而阻断术的原理就是提前将患者的出血源头“锁住”,大大减少患者的出血量,达到“截流”的目的,化解陈女士的用血危机。
普外二科陈光谱副主任医师娴熟地切开患者后腹膜,一鼓作气,仅仅8分钟,就为患者 “锁”上阻断带,成功“截流”!
伴随着腹主动脉阻断术的成功实施,手术团队评估病情,在胎盘植入较深,且血源奇缺的情况下,如果强行保留患者子宫,产妇很有可能再度陷入危机,廉晓玲及石艳芳两位主任当机立断,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决定为患者摘除子宫。
此时,手术最大的难度就在于——腹主动脉阻断术有严格时间要求,如果持续超过半个小时,患者机体将很有可能面临缺血的危险。
手术必须要快!
此时,留给手术团队的时间,只有30分钟,但是由于患者的胎盘植入较深,每次下推都必须施以巧力,这极大影响了手术的速度,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手术团队都悬着一颗心……
26分钟!终于,手术团队在26分钟内,摘除了子宫,产妇危机解除,整个过程出血不足1000ml,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苏醒后就直接回到了产科病房,一周后即康复出院,这是我院多学科通力协作创造的又一生命奇迹!(杨晖)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