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医院新闻详细

“空中120”救援大片上演——我院开展空中救援实战演练

发布时间:2019-03-12 09:39

  “某省道东往北100公里处接到一成年女性患者,患者因为交通事故导致头部受伤,现已昏迷,血压、心率尚平稳,但目前省道出现严重交通拥堵,救护车无法靠近出事地点,请求支援!”

   3月11日12:40分,我院接到救助电话,在交通拥堵路段,一位交通事故 “重症伤员”生命垂危,急需医疗救援。接到电话后,医院经过科学评估,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直升机救援,30分钟后,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并将其转送至救援直升机,伴随阵阵轰鸣声,“伤员”被顺利送往我院创伤中心紧急抢救。

   “叮铃铃……”14点30分,我院急诊急救中心接到救助电话,某县级医院一患者由于呼吸困难陷入昏迷,高参数呼吸机支持仍无法满足其供氧需求,患者危在旦夕。急需我院ECMO团队前往急救,救治小组一接到任务,立即启动空中紧急救援预案,乘直升飞机赶赴该院,不到40分钟,就将患者安全地转运至我院。

……

   当天,我院开展了5起空中救援模拟演练,这次演练主要包括:现场指挥交通、隔离群众、直升机降落、模拟运送创伤、心梗、脑梗、脑出血等疾病患者的紧急救援过程,是对我院空中救援能力的一次直接检验。

   据相关数据统计,对于交通事故重伤者,在30分钟内获救,其生存率为80%,在90分钟内获救,其生存率仅为10%以下,而我国交通事故死亡者中大约40%为当场死亡,60%死于送往医院途中或在医院中死亡。如果重伤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极有可能丧失生命,搭建空中生命线、争夺黄金救援时间势在必行。

   据了解,空中救援适用于处置突发重大公共安全事件、车祸的创伤、休克、急性心梗、脑出血、脑梗塞、急性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以及转运途中需要通过优质高效的医疗救护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紧急情况。在急救和运送病患方面,直升机比救护车的时效性要高出3到5倍,救援飞机舱内部设置犹如一个小型ICU,包含除颤监护仪、呼吸机、注射泵、吸引器、高压氧气瓶等重症监设备,可同时容纳1名患者和2名医护人员,随机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救治,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去年1月,湘西首家空中救援基地落户我院。一年来,该院医疗救护团队积极开展上机实操,通过理论学习、实战模拟,详细学习救援全过程,包括转运、交接、固定、空中护理等,有效确保在面临实际病例时能发挥最佳救治水平。

   近年来,我院着力打造区域性医学中心,加快省级创伤、胸痛、卒中和市级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设,整合了院前院内、影像、检验、输血、麻醉、外科、内科、介入等专科力量,成立急危重症医学部,形成了多学科协同的一体化紧急救援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救治窗口。空中救援新模式的启动,进一步提升了该院应急救援能力,实现了从院前急救、基层转诊到院内多学科联合诊治流程的无缝对接,为周边心脑血管疾病、创伤患者、危重症孕产妇、儿童和新生儿打造了一张生命救治网络。 (杨晖)

救援飞机飞至我院

飞机准备降落

训练有素的抢救团队

高效转运“病人”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空中120”救援大片上演——我院开展空中救援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