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医院新闻详细

【卓越医疗在湖一】 中医讲究“四时养生”,那么秋季该如何养生呢?

发布时间:2023-10-30 20:17 本文来源: 宣传统战部

《黄帝内经》言:“智者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致,长生久视。”

中医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天人相应。中医四时养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秋季气候特点

秋季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

1.昼夜温差加大,幅度大于10℃以上。

入秋以后,昼夜温差明显加大,最大温差有20多度,很多人的肌体还处于夏天炎热惯性机制,可能还会穿着很少,很容易导致机体受寒。

2.昼短夜长现象明显。

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3.气温逐日下降。

秋季养生原则

秋季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阳消阴长地过渡。故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秋季养生方法

秋天是一个干燥的季节,燥邪的特点是易伤津液,因此秋天常常感觉到口鼻或咽喉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燥等,防治秋燥是中医秋季养生的主要方法。

?睡眠调节:

秋天,天高风劲,使肺气收敛,因此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要养成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疾患。

?秋季精神调养:

秋季,五脏中肺属金、七情中“忧”也属金,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这样才会减轻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才能适应秋天的特征。

?运动禁忌:

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人体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降低,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

锻炼时,衣服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待身体发热后,再脱下多余的衣服。锻炼后不要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秋季饮食调养:

秋季应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进行生理性调整,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其具体原则如下:养肺为要、少辛增酸、宜多吃粥、宜多吃鱼。在家可自制简单的茶饮,如冰糖雪梨茶,达到滋阴润燥、清肺止咳的效果;黄芪杞菊茶,达到清热益气、补肝明目的效果。年老胃弱者,也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中医认为防病胜于治病,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配合中药内服,药膳,茶饮等内调方法,中医外治具有不通过胃肠及肝肾代谢、舒适见效快、无副作用的优势,针对秋冬可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艾灸、平衡火罐、药物罐、火龙罐、扶阳罐等方式,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作者:喻   燕     周   蓉

责编:曾欢欢

一审:蒋涛谦

二审:周   睿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卓越医疗在湖一】 中医讲究“四时养生”,那么秋季该如何养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