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在湖一】 得了“节后综合征”不用怕,三招帮您“满血复活”
春节七天小长假,人们都尽情享受着欢度春节的喜悦,但直到春节假期结束,很多人还沉浸在假日的兴奋中,导致节后返工出现了精神萎靡、精神亢奋,焦虑,紧张`恶心眩晕、工作效率低下等多种不适。面对“节后综合征”,如何应对?如何快速调整身心状态,元气满满的投入新一年的工作生活?医院心理门诊为广大市民朋友支招。
何为“节后综合征”
春节假期过后,许多朋友都可能会有以下体验:
假期结束前一两晚,想到节日过完马上就要上班,可能出现适应问题,情绪波动,植物神经紊乱,比如突然感到心神不定,或是失眠、胡思乱想,无法入睡;
节后两三天里,总是感到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出现失落、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还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恶心、晕眩、肠胃不适、皮肤过敏、神经性厌食、神经衰弱等反应……这就是所谓“假期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节后综合征”缘由?
出现此类假期综合征的原因在于假日期间,人们外出旅游、走亲访友、娱乐休闲;而休息的时间反而比平时上班时还少,生活作息规律被打乱,扰乱了生物节律。加之节日期间饮食无规律,造成营养搭配不均,身体各器官超负荷运转,引起功能紊乱,让人体感到不适了。这样春节长假结束后,一旦回到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就容易身心失衡,出现各种亚健康症状。
三招搞定“节后综合征”
对于假期综合征无需过度担忧,只要注重自我调节,从心理上调整好,假期综合征就不是什么问题,很快就可以回归到正常生活。
第一招“停”:就是尽快收心,停止各种应酬,缓和亢奋的神经,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让思维恢复到平时的运作模式中。不妨做适量运动,像慢跑、散步、跳舞等,以振奋精神。
第二招“早”:即回归平常心、早睡早起、保证睡眠,睡前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有条件的还可以午休一会儿。
第三招“淡”:调整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冷、过硬、过辛辣的饮食,减轻肠胃的负担。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每天还应多饮用热茶、活性水或纯净水,适当控制零食,以便缓解身体的疲劳感。(周玉兰、顾丹、周睿、蒋涛谦)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